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战胜苏联十万大军?

用户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的回答

苏联在阿富汗的失败,其基本轨迹与几十年后的老美非常相似。

闪电进攻,看似大胜

1979年的12月,苏联集结强大兵力和现代化武器,对阿富汗发起突袭。

其第一阶段胜利的速度,比后来的老美还要快得多!

12月24-26日,苏联以大型运输机输送5000多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装备到喀布尔机场和巴格兰空军基地。

27日晚上,在喀布尔的苏军就占领了阿富汗的首脑机关、国防部、电台等核心部门,并打死了阿富汗领导人阿明,控制了喀布尔。

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战胜苏联十万大军?

 

28日起,苏军在边境的6个师,分东、西两路攻入阿富汗;至次年1月2日,两路大军在坎大哈会师。

由于苏联对阿富汗的长期渗透,阿富汗政府军在整个过程中基本没有做出有力抵抗!

一周内,苏军就基本完成了对阿富汗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领,并控制了阿富汗与其他各国的边境要地。

可以说,第一阶段,苏联军队的表现是令人恐惧的。

然而,历史上所有的入侵战争,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开始,而是如何结束?

侵入阿富汗的最初阶段,苏军表现堪称完美,其中许多事情,都足以列入教材(如袭杀阿明,被各国列入特种作战的教材)。

然而,接下来,该如何收场呢?

行不通的计划

苏联人的计划是:扶植一个傀儡政权。

具体计划是:一方面,这个新政府以苏联式的方式来改造阿富汗,稳定形势。另一方面,强大的苏联军队,打击各反抗势力,帮助新政府稳定形势。

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战胜苏联十万大军?

 

其中,新政府能否在阿富汗建立相对稳定的统治,是苏联人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

苏联人的意图,是让新政府以苏联模式来改造阿富汗。

然而,阿富汗的国情与苏联及其他东欧国家完全不同,照搬苏联模式,哪有那么容易?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由于地形、宗教、历史等各种原因,阿富汗,仍然处于部落时代。

人民对所属部落、部族的认同,大于对阿富汗国家的认同。这些部落、部族不但高度独立,而且还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苏联人及阿富汗新政府的设想,就是想要争取这些部落、部族首领的支持。

任何政府,要想稳固统治,就必须要“搞定”各部落、部族的首领。

而在这样一个农业国,新政府如果要走苏联道路,首先就要进行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革的是谁的命?那些掌握了主要资源的部落、部族首领会配合你来革掉自己的命吗?

要解决这样的困境,需要执政者拥有强大的基层动员能力。然而···一个临时被扶持起来的傀儡政府,最缺乏的就是基层能力!

所以,苏联人想要在阿富汗“输出革命”,从一开始就是荒谬的。

苏联人原本希望新政府通过对阿富汗的改造来获得人心,来获得阿富汗人民的支持,这个设想当然注定是要失败的!

后来,美国人去了阿富汗,试图用“民主化”来改造阿富汗。

或许,在美国人看来,苏联人在阿富汗的失败,是因为“苏联模式”不行,而他们自认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化”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然而···结果表明:不是谁的道路好,谁的道路不好!

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情,都只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任何企图强加的“道路”都注定是不得人心的,注定是要失败的。

政治上的失败,注定了军事上的失败!

很快,苏联人在军事上也陷入了泥潭。

全面进攻,出尽洋相

在对反抗武装进攻时,苏军一开始采取的是“全面进攻”的战略。即:同时对各省的反抗武装发起全面进攻!

或许,苏军领导人认为:堂堂苏军,是有横扫欧洲能力的。靠着其训练水平和装备水平,打阿富汗的那些武装还不是直接“A”?一路“A”过去不就打完了?

然而,他们或许忘了一件事:阿富汗,不是欧洲!

按照横扫欧洲的设想发展出来的训练水平和装备,到了阿富汗的山地,成了“笑话”。

让欧洲胆寒的“装甲洪流”,到了阿富汗山地,变成了“累赘”。

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战胜苏联十万大军?

 

苏军的T-55、T-62仰角有限,在山地不能有效射击。而且,由于山地磨损大,故障率高,高海拔地区油耗高,不但不能横扫,反而成了部队的拖累!

而自以为训练水平不错的苏军,也似乎不会玩山地游击战。

当时,各国战地记者都发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在一个曾经遭受过多次伏击的地方,苏军依然大摇大摆,毫不设防的继续走进伏击圈,继续“重播”早先其兄弟部队在这里被伏击歼灭的剧情···

显然,这绝不仅仅是缺乏山地作战经验的问题!

苏军的作战条例,完全是按照欧洲作战的经验和设想进行的,完全不适合阿富汗战场;而在僵化的体制下,苏军缺乏临机应变的能力,只会按照作战条例行动,所以···

总之,此次全面进攻,基本上是全面受挫,洋相出尽!

重点进攻,顾此失彼

于是,苏军做出了调整。

战略上,苏军采取了重点进攻的方略,即在确保主要城市和交通线阿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对主要根据地进行重点进攻。

战术上,苏军终于放弃了对坦克不切实际的依赖。大部分他呢逐步撤回国内,留下的坦克只做火力支援。

同时,苏军将其“猛冲”战术,改为“交替跃进,相互掩护”,更多采取步兵下车作战,战车火力支援的战法。

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战胜苏联十万大军?

 

此外,苏军开始使用大量的米-24等直升机,携带装有化学战斗部的火箭,对阿富汗伏击部队进行有效杀伤。

“重点进攻”下,苏军攻取了潘杰希尔谷地等反抗军重要基地,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对于游击作战的对手来说,这样的胜利,更多的只是具备“宣传价值”。

机动灵活的游击队,并不怕你攻取他的一些据点(哪怕是中心据点),你重点进攻,我就避实击虚!

如此,苏军只能顾此失彼,疲惫不堪,形势越来越不利。

泥潭:有力使不出

遇到“顾此失彼”问题时,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增加力量。

历史上,剿灭游击武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兵力、火力,封锁敌人活动空间,然后逐一打击。比如:明末,洪承畴就曾以这样的方式险些成功剿灭李自成;抗日战争中,日军即以这样的方式给我造成了很大困难···

然而,无论是封锁、限制敌人的活动空间,还是进攻,都需要庞大的兵力。

当时,西方观察家分析认为:苏军需要投入50万以上的兵力,才能达成这样的目标。

苏军在阿富汗战场投入的兵力,最多时不过12万,显然,堂堂苏联,即便不增兵到50万,但再增加相当数量兵力是完全可以的!

然而,“抽得出”,却“投不进”!

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战胜苏联十万大军?

 

阿富汗是一个山地国家,没有铁路,没有海港,需要经过许多险要山地的漫长运输线上又随时会遇到神出鬼没的游击队骚然,空中运输的数量又毕竟十分有限!

所以,不是苏军拿不出更多的军队,只是,补给问题,决定了苏军在此最多只能维持10来万军队···

有力使不出,在阿富汗,苏联算是陷入泥潭了!

失道寡助而引发的惨重代价

所有陷入泥潭的侵略者,往往都会想到一个办法:找伪军!

所以,苏联开始加强傀儡政府的军队,试图靠他们来”帮忙“。

侵略者想要借重伪军,伪军想要依赖侵略者···然而,历史反复表明:这都是靠不住的!

失道寡助!

得到加强的阿富汗政府军,派系林立,内部情况十分复杂,算是由一个一个小军阀团体组成的。

苏联人和他们的傀儡政府,既然得不到阿富汗人民的支持,自然也不可能这些政府军的真心支持!

因此,大部分政府军都不愿出力,甚至有一些政府军直接倒戈!(最多一次,有上万人的政府军武装倒戈)

同时,失道寡助,苏联人的侵略行为,遭到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国的反对!

除了对苏联的侵略进行谴责外,美国、沙特、巴基斯坦等国开始对反抗武装提供援助。

尤其是美国提供的”毒刺“导弹,使苏军的直升机优势得到极大削弱!

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战胜苏联十万大军?

 

此外,后来闻名遐迩的本拉登等人,也加入了反政府一边,发动恐怖袭击,以打击苏联人。

里面,苏军无法剿灭反抗武装;外面,源源不断的援助开始加强反抗武装···

如此,形势逆转···

此后,反抗武装转入反攻,甚至发起了数次大规模反攻。只不过,由于反抗武装内部问题也很严重,攻势才告失败。

然而,无论如何,苏联人已经不可能取得胜利,只能勉强耗下去了。

既然如此,撤不撤军,就只剩下面子这一个问题了。

国运已去

对大国来说,面子问题,从来不是小事!

所以,撤不撤军很重要,撤军的“姿势”同样重要!

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战胜苏联十万大军?

 

后来的老美,也是撤走了,但是,撤军的“姿势”组织得当,在舆论场上,他们反倒是“胜利者”,还挺有面子的。

对当时的苏军来说,虽然已经没有取胜希望,但依靠其他实力,给自己打出一个阶段性胜利,实现一个“小目标”,然后找个台阶下,这还是可能的。

然而,此时的苏联,国运已去,已经顾不得什么颜面问题了。

相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整个苏联陷入了“大反思”,自我批判。

这种情况下,苏联的撤退是仓促,不顾及颜面的。

苏联扶持的政府单方面宣布停火,与反抗组织谈判。

谈判未果,再次开战。

苏军在控制相关公路主动权后,与圣战者达成停火协议,撤军!

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战胜苏联十万大军?

 

“买路而逃”,败相难看!

 

美国败走越南,苏联兵败阿富汗,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各吃了一次大亏。

丛林战、山地战,是适合游击队的天然地形,为弱势一方提供了以弱胜强的良好条件,限制了超级大国优势的展开,这是军事上的原因。

然而,游击战,“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较量。

强大的美军、苏军,败于越南、阿富汗,根本原因是他们在相关地区政治上的失败。

用户 猫哥的视界 的回答

我们来看看阿富汗地图。

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战胜苏联十万大军?

 

阿富汗区域位置图

阿富汗地处中亚、南亚、中东之间的“十字路口”,也是几大国之间交汇地带——也是缓冲地带。

由于地理位置过于敏感,一旦有外部势力企图控制阿富汗,就一定会引发相邻几个大国的剧烈反应。

阿富汗除了其敏感的地缘位置因素,还因为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全国80%处于高原,国土最核心区域偏偏是一片崎岖的山区。

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战胜苏联十万大军?

 

阿富汗主要人口居住区就是环绕兴都库什山脉的一个平原经济带,而被大山分割开的各地区主要依靠环山公路连接,而所谓的公路由于长年缺乏维护与保养,交通状况非常糟糕,这就导致阿富汗各区域封闭而独立,长期相当于一个部落制国家。

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战胜苏联十万大军?

 

兴都库什山脉的环山公路(来源:新浪网)

如果是一块富饶的平原,阿富汗早已不复存在,而正因为这种恶劣的地理环境+贫瘠的土地,才让阿富汗成为“缓冲地带”——统治收益太差了。

阿富汗的游击队如同无所不在的地老鼠,即使导弹飞机卫星也很难找到有价值的攻击目标。

复杂的地理环境+敏感的地缘政治位置就让阿富汗成为帝国的坟场。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包括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及周边各国谁也不愿意苏联掌握这个联系欧亚板块的要害。

所以,美国以及整个伊斯兰世界支援阿富汗人民反侵略战争,并通过伊朗和巴基斯坦运送大量援助,让阿富汗游击队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用户 一口老牙 的回答

阿富汗战胜苏联就像中国战胜小日本一样,靠的就是持久游击战。苏联虽然有坦克大炮,但是到了山区就施展不开了,美国和北约支援的地雷能炸坦克,毒刺导弹能打直升机,无处不在的阿富汗游击队员充分发挥了居高临下的优势打得苏军没有了一点脾气。别看美国那些影视片把美军和特种兵演得那么神,最后还不是灰溜溜的撤回去了。真正的帝国坟场啊!游击战万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