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用户 金融爱好者向辉 的回答

对比一下萧何,你就知道韩信为何要杀,楚汉争霸前线最吃紧的时候,韩信要求封齐王,萧何在后方忙着筹备粮草,半点没有讨价还价。

用户 Mer86 的回答

交兵权就是笑话。事实上韩信被刘邦改封为楚王时,就已经丧失了兵权。此后多年,直到被杀,韩信都是光杆司令。

自污也没有用。萧何可以靠自污自保,是因为他当时是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有必要通过作践自己,向刘邦证明,自己这个丞相对汉室没有威胁。也绝无二心。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而韩信被刘邦降为淮阴侯后,就丧失了人身自由。此后多年,韩信一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少与外人有联络。

作为“笼中鸟”,韩信根本就不需要通过自污向谁表明自己对皇帝没有威胁。

大家都知道他的处境。如果他自污,反而是画蛇添足之举,让别人浮想联翩。

当然,这也不是说韩信就必死无疑。

如果韩信能放下身段,老老实实,安心于就只做一个侯爷,和大家打成一片,刘邦倒是真有可能考虑放他一条生路。

因为韩信不是丰沛系出身,也不是功勋系。

他入圈较晚。正式加入刘邦集团,并成为核心成员时,已经是在刘邦被封汉王之后了。

所以韩信从一开始,就不是刘邦嫡系。他的人设本就不是模范忠臣。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而且,韩信自己也没想过成为谁的嫡系,更没想过当谁的模范忠臣。

很多人常说,韩信忠于刘邦,可刘邦却辜负了韩信。刘邦是小人。白瞎了韩信的忠诚。

我觉得这种话有道理,但又不全对。

因为世人对韩信的评价是「国士无双」。

韩信也一直以春秋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他对刘邦的忠诚,夹杂了太多东西。

这其中,也许有愚忠,但占比肯定不大。

也有肯定知遇之恩,但占比肯定也不大。

真正让韩信能够在关键时刻不背叛,站台刘邦的原因。我觉得是韩信身为没落贵族,希望自己能从一而终,成全自己一世名节的心理在影响他的决断

他早年在项羽军中待过一段时间,不受项羽重用。然后,他就跑路了,投奔了自认为会重用他的刘邦。

但在刘邦军中,他起初也不受重用。见自己还是混不出头,他又走了。是萧何苦头婆心才把他劝回来。

由此不难看出。从某种意义上说。韩信的人生追求就是靠自己本事,辅佐赏识自己的老板打天下。自己按劳分配,当个小股东。然后关起门来玩自己的,定期向大老板上贡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他当然不会背叛大老板。但是他也不想成为谁的附庸。

他打心眼里就觉得,天下应该分封。认为刘邦就应该把天下分封给有功之臣。而自己作为军功第一人,在汉军之中威信仅次于刘邦的第二人,理应当王!

他自认为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春秋战国时代,大家不是一直就这样的吗?

而韩信的理念,刘邦清楚吗?

刘邦当然知道了。他在汉中与韩信讨论天下形势时,韩信就已经清楚表达了自己想法。

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种理想,明显与刘邦是背道而驰的。

在刘邦心里,所有人都是给自己打工的。韩信业务能力很突出,战功很大。自己可以多赏点钱。但韩信要搞小圈子,这就让刘邦感到很过分了。

不过,虽然有理念冲突。可刘邦依然愿意用韩信,还设坛拜将,不拘一格的直接提拔韩信为大将军。

萧何曾对刘邦说过,“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你刘邦要想坐天下,非得用韩信。

刘邦记住了这句话。所以,尽管韩信的理念与自己不一样,他也愿意用韩信。并且还准许韩信分兵,独立出去,自成一派,不用受自己节制。

估计刘邦起初并没有想太多,也没有想到韩信那么快就跟自己摊牌。

公元前206年,汉军兵出陈仓,正式打响楚汉战争。短短三年后的公元前203年,当韩信打下齐地后,立即派人找刘邦请封,表示自己想当假齐王。

这让刘邦很意外,甚至可以说是猝不及防。

前面说了。在韩信自己看来,封王要求并不过分,所以他提了。而由于理念冲突,刘邦一听封王要求,当即就瞬间暴怒,差点要坏事。幸亏张良在一旁提醒,让刘邦愤怒的情绪被理智战胜,表示要当就当真齐王嘛,假齐王算什么回事。韩信这才得到想要的。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一场风波,总算被平抑。

然而从这时候开始。刘邦和韩信,原本就存在的理念冲突,开始摆上了台面。两人在这个问题上,矛盾已经到了无法避免的地步。

后来刘邦在固陵被项羽击败,派人约韩信和彭越助战,两人都不来。刘邦很生气。但受形势所迫,刘邦也意识到,不封王,是不行了。不封王,手底下的悍将都不卖命。

于是在固陵被项羽一顿爆锤后。刘邦狠下心来也封彭越为王。还帮英布恢复了地盘。有了这个基础,垓下之战,汉朝才终于定鼎。

天下平定之后,刘邦立即翻脸不认人。他做了皇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剥夺韩信兵权,然后改封为楚王。

他此举的意图很明显,异姓王就不该存在。

其实这本来就是刘邦一直的理念。

只是当时的异姓王,都没有意识到刘邦消灭异姓王的决心有多强烈。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在韩信看来,楚地远比齐地要穷。而且齐地经营已久,刘邦把他改封到楚国,他肯定很不高兴。不过,他并没有意识到刘邦的决心。当楚王,他心理也能接受,毕竟自己还是王。他也就忍了。

然而没过多久,韩信又被降为淮阴侯,此时的刘邦很满意,目的达到了。韩信则终于无法接受了。

韩信死前,曾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韩信不甘心。感叹“早知道这样,不如当时就造了拉倒”。

在韩信哀叹期间,彭越造反被刘邦拿下。

一些汉廷官员上书,请求刘邦处死彭越。

刘邦想了想,还是赦免了彭越,只将其废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

我觉得,这时候的刘邦应该是真心希望韩信和彭越能接受现实。不要想着当王了,就像同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张良一样,安安稳稳当个侯爷,偶尔入宫,回忆峥嵘岁月,把酒言欢,一起感慨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也挺好的。

只是韩信和彭越无法接受。

彭越在流放的路上,正好碰到吕后,彭越对着吕后哭泣,希望吕后能帮自己说好话。吕后表明面答应下来,回去就骂刘邦犯傻,彭越那种豪壮而勇敢的人,也不杀,你老糊涂了吗?留着这种祸患?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结果,彭越最终被吕后设计,又以谋反罪名抓了起来。廷尉王恬在吕后授意下,呈报请诛灭彭越家族。刘邦批准了,于是彭越全家被杀。

彭越死后一年,韩信的埋怨被人检举揭发给吕后。然后,他就死在了吕后手上。

刘邦听说韩信死后,史料记载“且喜且怜”。

吕后杀韩信,没有刘邦首肯,是不可能的。

但听说韩信死了,刘邦心里也很不好受。

他不杀彭越,架空韩信,就是希望他们能接受现实。只是无奈,大家理念不合,被拿下的韩信、彭越不愿接受现实。刘邦再想到自己垂垂老矣,太子年幼暗弱,而韩信才三十多岁,身强体壮,还能活很久。种种现实与不确定性交织在一起。

那位兵仙,无双国士,大将军。

那位游击战术创始人,梁王爷。

都不能留!杀了吧,都杀了吧。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回到问题本身来说。

以韩信晚年的处境而言。主动交出兵权,且故意贪腐,没有任何意义。刘邦会默许吕后杀韩信,是因为韩信的存在就是威胁。

大将军不是丞相。后者如果清誉不好,是不会有人心的。而大将军不需要清誉,能打胜仗即可。将士们还在乎大将军的清誉?

而且,韩信还总是心有不甘,不愿意面对已经是事实的现实。周勃、灌婴与他同列,他闷闷不乐,觉得自己被羞辱了。他去拜访樊哙,后者行跪拜礼,恭迎恭送,他却自嘲这辈子居然同樊哙为伍。

他不愿意自降身份,不愿意与他瞧不起的莽夫们打成一片。这就很尴尬了。这等于是向世人表态,他仍然心有不甘,心里有委屈。

刘邦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但他也不是屠夫。

后人常把刘邦和朱元璋划为一类人。这明显就冤枉了刘邦。

韩信死后,刘邦派人抓来蒯通,质问他当年为什么唆使韩信反叛?蒯通说确有此事,但那时候自己只认识韩信,不认识陛下,故而才有此一事。

刘邦知道后,就放了蒯通。

这说明刘邦还是个讲道理的人。

韩信的凭恃,是他的军事才能,这是藏在他脑子深处的玩意。毁不掉。除非把他杀了。

刘邦本不想杀韩信,他希望韩信能按照自己给他的剧本活着。可韩信又不愿意,他不愿意自己就这样活着。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那没办法了,刘邦只好默认吕后毁掉韩信。

用户 史晓生 的回答

事实上,韩信早就丧失了兵权。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垓下决战时,为了一鼓作气消灭项羽的楚军,当时刘邦派出去迎战的汉军人数,足足有三十万之多。

而这三十万汉军,最高的统帅就是韩信,包括刘邦所在的后军,名义上都要听韩信指挥。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史记》

但在楚军被全歼,以及项羽于乌江自刎后,刘邦第一时间就收回了韩信的兵权,并将其改封为了楚王。

从这一刻起,韩信其实就已经失去了兵权。

再往后,有人告发韩信意图谋反,刘邦采取陈平的建议,以“伪游云梦”的方式,将韩信召来后擒住,事后虽说刘邦放了韩信,但却将其贬为了淮阴侯。

在此期间,韩信依旧没有兵权。

并且,在贬为淮阴侯之后,韩信一直是深居简出,一来是对刘邦不满,就连朝会都很少参加,经常托病请假。

二来,他自视甚高,不屑与其他同僚套近乎,唯一的一次出门是去拜会樊哙,出门后还自嘲自己怎么会沦落到和樊哙这种人为伍的地步。

所以,这个期间他通常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说明了他没有兵权在身。

并且,一直到韩信被诛杀于长乐宫的钟室内,他都是光杆司令一个,既然没有兵权,又何来交出兵权这一说呢?

所以,这就不存在韩信交出兵权,刘邦就不会杀他这一说法。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而至于故意贪腐,以“自污”的方式来让刘邦对韩信放下戒心,从而保住性命,这一点,别人有用,而韩信却没用。

该杀时,刘邦照样还是会杀了韩信。

像丞相萧何,确实使用过这种“自污名节”的方式,向刘邦表示的自己的忠诚之心,并且确实起到了效果。

史料记载,刘邦在晚年时,没事就问身边人,最近萧丞相在干嘛?

身边人就会说,最近萧丞相忙于政务,颁布政令,置办军需等等,同时百姓们对萧丞相一片赞誉,纷纷夸奖他“爱民如子”。

而刘邦听了这番话后,总是会沉默不语。

对此,萧何一无所知,还是某次他的一个门客主动提醒萧何,说不久之后,怕是你(指萧何)就要被满门抄斩了。

对于门客的话,萧何也是大吃一惊,赶忙问其中缘故,而这个门客则为萧何分析了当下的利害关系。

在门客看来,萧何现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官位已至百官之首,没有再晋升的余地,再加上如今萧何在民间名声极好,这岂不令皇帝不安?

万一萧何将来有什么想法,到时候利用声望来个一呼百应,那么刘邦的麻烦就大了。

所以这个门客建议,趁着现在刘邦没有对萧何动手,赶紧故意做一些破坏名誉的事情,让百姓们骂萧何,这样刘邦一看萧何失去了民心,就会对他放心了。

还别说,这个门客的办法确实有效,萧何自此用低价强行购买民间的土地房屋,又沉迷酒色,果然让刘邦对他放下了戒心,最终落了个善终的结局。

但这种方法,放在萧何身上有效,而放在韩信身上的话,不仅没用,反而是画蛇添足。

为何呢?萧何虽是百官之首的丞相不假,但他和韩信最大的区别在于,他还是个文官而不是武将,武将从来不是靠名节生存,靠的是领兵打仗的本领。

拿韩信来说,他最大的本事是什么,是脑子里的军事才能,是能在各种复杂的战场局势下,用兵如神的谋略。

正是靠着这个本事,韩信才得以被后世尊为“兵仙”,而这也正是刘邦忌惮他的原因。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只要给韩信一定的兵力,他就能打出一番事业,这一点已经在汉朝建立前后的多场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才是刘邦最怕的地方,也是为何从垓下决战后,马上就解除了韩信兵权的原因。

所以,你说让韩信故意贪腐,靠着“自污名节”的方式,就能让刘邦放下对他的戒心,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举个例子,西汉时横空而出的军事天才霍去病,那打起仗来,用“用兵如神”这四个字来形容他,都觉得是在侮辱他,正是因为有了他,汉武帝才得以在有生之年,将匈奴打的节节败退。

但霍去病的名声,在文官眼里历来就不怎么好,什么“不省士”,以及无视士兵的饥渴,宁可把酒肉倒了也不给士兵吃等等,总之在不少文官眼里,霍去病就是一个纨绔子弟。

但这又如何呢?既不影响霍去病在汉武帝心中的重要性,也不影响他在麾下将士眼中的形象,更不影响他在后世的地位。

换句话说,就是作为一个武将,会领兵打仗是最重要的事,其他的名节之类,只要不是犯了通敌反叛之类的大罪,基本都不重要。

而说回韩信也是如此,就算他像萧何那样,又是“欺压百姓”,又是沉迷酒色,这些都没啥用处,并且还会让刘邦觉得韩信这是“有意为之”。

说到底,韩信的军事本领,是刻在他脑子里的东西,而刘邦忌惮的,正是韩信的脑袋。

当然,韩信的本领刘邦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此天才的人物,刘邦也想着能彻底为自己所用,但可惜的是,刘邦尝试了几次后,发现韩信这个人的理念,与自己的理念大相径庭。

作为经历过战国末期诸侯混战的刘邦,深知诸侯权力过大,会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同时他也见证了秦始皇弄得那套郡县制,是如何将权力进行中央集权的。

从理念上来讲,刘邦是十分支持郡县制的,也十分希望能效仿秦始皇。

但问题是,秦末汉初的情况,暂时不允许刘邦这么做,毕竟当时统一的国家意识尚未形成,如果刘邦也这么搞的话,秦朝二世而亡,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刘邦还得捏着鼻子去封一批异姓王,并依靠他们来完成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正因为如此,在汉朝开国之初,刘邦一口气封了8个异姓王,另外还封了一百多个异姓侯,这些人在接受分封后,成为了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势力。

抛开那些小异姓侯不说,单说这八个异姓王,这几个人在当时可以说是有兵有钱,并且也很有威望,甚至可以说,其中几个的实力,几乎可以与中央朝廷比肩。

如果这几个人谁要是起兵,小则动乱一方,大则就会威胁到朝廷。

因此,这些异姓王在刘邦的概念中是必然要被消灭的,尤其是在刘邦年岁已高,接班人刘盈看起来有比较怂的情况下。

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必须消灭异姓王,这就是刘邦的理念。

但这一点,韩信却极为不认同,作为韩信来讲,他所秉承的理念还是战国诸侯那一套,即我给你刘邦打工,凭本事帮你打天下,而事成之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我应得的。

也就是说,韩信是支持分封以及异姓王这一套的。

这一点,在韩信刚开始为刘邦效力就得到了体现,在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时,韩信就说,“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这意思十分明确,就是你作为老板,就应该把封地城池拿出来封赏有功之臣。

并且,在楚汉之争中,韩信也将这种理念贯彻得十分到位。

比如,在平定齐国后,韩信就写信给刘邦,直言不讳地提出要刘邦封自己为代理齐王,名义上他说是镇守一方,实质上就是认为自己有功应该得到这个封赏。

而刘邦最开始的反应,是气得暴跳如雷,当场就要拍桌子骂人。

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史记》

刘邦的反应,足以能看出他对于封异姓王的深恶痛绝,而韩信的要求,同样也体现了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这就是二人的理念矛盾之处。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当然,刘邦屈于形势,最终是封了韩信为齐王,但需要注意的是,他是迫于形势,而不是真的想封韩信。

而在垓下决战后,刘邦迅速将韩信改封楚王,并解除他的兵权,以及之后将其变为淮阴侯,其实都是刘邦在向韩信做试探。

他想看看韩信对此会有什么反应,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希望韩信能遵从自己的理念,不要再想着当什么诸侯王,安安心心当一个无权的勋贵,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但可惜,韩信的反应,让刘邦大失所望。

除了装病不上朝,就是满肚子抱怨,同时因为失去权力而闷闷不乐,这一切,刘邦都看在了眼里。

韩信这明显是不甘心啊。

一个不甘心的人,必然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而韩信这种怀有极高军事才能的人,如果一直这么不甘心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想到这里,刘邦不得不惊出一身冷汗。

况且,当时刘邦已经垂垂老矣,加上连年征战导致身体越来越差,而韩信在当时,才不过三十几岁,正值壮年。

所以,既然不能认同自己的理念,也不愿意遵从自己的理念而活,那只能将其毁灭了。

因此,在刘邦出征期间,韩信死在了吕后手里,虽说不是刘邦亲口下令处死了韩信,但这么大的事,如果没有刘邦的授意,吕后是万万不会单独行动的。

即便是刘邦没授意,但至少他也没反对,而没反对就意味着默许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邦出征归来后,得知韩信已死,当时他的态度是“既喜且怜”,喜的是终于除掉了韩信这个心头大患,而“怜”的则是也为失去这么一个军事天才而感到惋惜。

但不管如何,曾经那个纵横沙场几乎无人能敌的“兵仙”,就这么死了。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总而言之,韩信的理念以及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当时的处境是一个必死之局,所谓交出兵权和自污名节这种办法,对他并没有什么作用,刘邦也不会因为他这么做就放过他,除非是韩信愿意放下身段,老老实实做一个富贵侯爷,那刘邦或许还会放他一条生路,但这又与韩信一直以来的理念冲突,他也不屑于这么做,因此,不管怎样,韩信必将会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