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用户 自在漫漫历史 的回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中全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虚而不淈(gǔ),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刍狗,古代祈祷祭祀用的草扎的狗,祭祀完后,就扔掉了。天地对刍狗没有偏爱也没有仇恨或轻视。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对待万物是平等的,圣人对待百姓也是一样,没有偏爱,任其自由生长发展。天地之间就像风箱一样,虽然空虚却不会穷尽,生生不息地运行着。说得太多会加速失败,还不如坚守内心的虚静。

老子认为号召“仁义”救世者,不过是徒说空言。为了一己私欲,标榜仁义,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权代法让百姓遭殃。历代帝王往往是这样,创业之时,或许以仁义为口号,等到身居皇位后,便以百姓为刍狗,任其生死寂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天地之间,自然之道。生养万物遵循自然规律,无心也无偏爱,任其自由生长。而对于人也是一样,反对躁动,要始终把握火候,使其恰到好处。就治国而言,统治者要虚怀若谷,不可妄动扰民。政令繁苛,只会加速灭亡。

个人挺喜欢这句话的,万物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不可过多干预。要把握火候,使其恰到好处。如同种植物一样,浇水施肥有度,不可浇水过多或施肥过多,也不可拔苗助长。对待人也是一样,亲密有度,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不犯法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自由成长,发挥个人的特长。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用户 老段世界观 的回答

一位三清山玉虚峰神秘隐居老道长,给我讲解什么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一次我去道教名山三清山游玩,那三清山果然清秀灵动,真不愧是道家名山,游历了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仙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

我游完诸道观,便觉,此山中如此云雾缭绕、松柏丛生,想必必有高人才是,难得来了一趟,何不去访访。那时天色尚早,便独自走往山中小径,走不多时,听得一阵歌声,那歌唱道:

天地仁不仁,刍狗生不生,返本归自然,自然有妙神,妙神不足道,清虚无二门。

我听得这歌有点玄机,便循声看去。

见一小道士正在采药,我欣喜上前,问他“道长,在下参见高人。”

那道士笑道:我不过是道观里采药的小道士,衣食尚不得周全,哪里算得上高人。

我说:道长莫要推辞,你方才所唱那歌,言辞之中透着玄机,非高人不能唱出。

他说:这歌是山里的老道长教我的,你要是寻高人只好去寻他,且沿着这条道,往玉虚峰一直走,见有一老猿守候之处,便有着落。

我将信将疑,他也告辞而去。

我便寻着路一直往前,走不多时,忽然云雾缭绕,见一老猿,默默守候在青藤老树之下,竟似盘坐一般,微闭双眼,我不敢搅扰。便悄悄而过。再过十步,见一木房子,房子外有位老道士正在种菜。

我看这老道士,身穿一件破烂缝补的旧道袍,须发皆白,样貌普通,满脸褶子,并无什么仙气,倒是土里土气。我只好过去。行礼,说了来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道长笑道:哪里有什么神仙高人嘛,我在这里几十年了,也没有看到神仙。

我说:方才我听那位小道长唱歌,歌词里明明很有玄机啊。

他说:你倒是有点悟性,你听到什么玄机了?

我说:我不懂玄机,主要我不懂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呢,其实很多时候被大家误解,误解的方式有很多,你要说错了吧,也有他们的道理,但你要说对吧,其实又有点距离。

天地不仁是个啥意思,这四个字,不是说天地没有仁德,而是说

:天地不刻意以仁而立心。

为啥天地不刻意以仁而立心呢,老子的时代,很多人认为天地是有善恶是非的,是有仁德之心之性的。你要说有吗,当然有,它包含了仁德之心性,或者说它能生发仁德之心性出来。

可是它却从不以此立心。天地,也就是自然之道。这个自然之道,是清虚至极,无量无边,并且不正不邪的。

我问:那我们不是说,天地有正道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说:正道是人心所立,天地哪里有什么正和邪的分别。用我们道家的话说,它是清静的。清净的,怎么会有个仁和不仁呢,它是没有分别性的。

这就是自然。所以我们说道法自然,不刻意立仁德之心。当然,不立仁德之心,也就不立不仁之心。

这个不仁二字,是不以仁的意思。不以仁……后面就可以延伸很多了,不以正,不以邪、不以善不以恶、不以美不以丑,凡所有二元对立的天地都不会刻意以之。

这是为啥呢?本元上,天地就是如此,不是它非要这样,而是它本来如此。

如果你修行,最好就是契合它这个本来如此,你就不会走偏,凡是你心念所取,附着在二元对立的分别上,你就陷落在仁与不仁里颠倒颠,出不来了,出不来就是不清静。

所以说,天地不仁,即天地本来无有仁与不仁,清静无为,自然而然。是人心以仁与不仁而发心执着,自然就有阴阳善恶的分别了。


我问:以万物为刍狗呢?啥意思?

他说:刍狗到底是什么,很多说法,有的说是祭祀用的草狗,有的说是一种蝼蚁虫类。不管是什么,都可以看出来,老子说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世间万物都如此,都一样,没有分别。

天地之道,万物皆由其演化,这个演化的万物,看似是有分别的,但回归到天地的本源上看,它没有分别。

刍狗,是代表什么?代表自然生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扎起来,到燃烧掉,从诞生到消失,天地并没有任何干涉,万物的生灭,同样都在天地中周而复始的进行着。

周而复始,是刍狗的特点。每次祭祀都拿来弄一次,一次一次的生灭,也是万物运转的特点。生生灭灭周而复始,然而天地却以这个不生不灭的本元,来演化这些周而复始的生生灭灭。

我们从这个话里可以看得出,天地并非是万物的主宰,它不控制万物,它虽然是生演万物,却不主宰它们。

它显现它们、演化它们,为他们的生灭演化提供本体。有天地,就有万物,有万物,就能体察到天地。所以我们修行就可以从觉察万物而至契合天地。

这就是什么,这就是儒家讲的格物致知。格物何以能致知呢?

因万物都由天地演化,归本溯源,都可以契入天地之道。所以格物,能够致知,是真实不虚的。佛家讲,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禅宗祖师可以睹桃花而悟道,也是这个道理。

万物为刍狗,刍狗也通万物,万物是相通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刻意立个仁心,而是清静无分别,但它支撑和演化着万物万事的生灭变化。


天地有以万物为刍狗的力量,这种力量叫什么?叫道生一,一生万物。在佛家叫真空妙有,儒家叫万物一体。

所以儒家提出一个天人合一。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孔子在论语里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孔子这句话,就是明确清晰地表达,什么是天人合一,人是如何才能契合这个没有分别作意,自然而然的天地之道的。你要合,而不是违,要道法自然,而不是违逆自然自己作意。

看看那句与鬼神合其吉凶,注意哦,不是趋吉避凶哦,是合其吉凶,这是什么道理?你可以体悟体悟。

所以啊,咱们修行呢,修的就是这个契合天地的自然之心。不刻意作意,不妄加分别,我们道家叫守拙,抱朴,守一。这样才有清静态。才能真正天人合一,什么是天人合一啊,不是说伸出手发出一道光,头上冒烟登仙而去,渡劫了,霹雳了。那是神仙电视剧着魔了。


天人合一是世上最朴实的一个状态。


朴实到杂念不乱、毫无做作,朴实到踏实本分、绝无矫揉;朴实到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骂娘骂娘。

朴实到,双眼只看眼前路,双手但做当下活。见境不作分别意,一思一想归清净。

人一旦自然了,不刻意了,就不起执着的心思了,即使喜怒哀乐也照旧,吃喝拉撒也如常,赚钱追梦、打工顾家,样样事来样样事自然,不头上安头,不画蛇添足,不多此一举,不节外生枝。

这才是合乎天地最本质的道体,正所谓与天地合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听到此处,恍然大悟,起身拜谢老道长,老道长摘下一颗白菜,送给我说:你来一趟,也是缘分,我送你一颗白菜,你就记得,时时保持此心清静,如此白菜,清晰分明,甘甜怡然。

便告辞下山,那颗白菜吃下肚去,果然十分清爽。

(此文观点属于一家之言,有很大局限,仅供参考)

用户 四宝斋 的回答

喜欢看修仙小说的朋友,常常会被神奇的修仙功法所吸引,甚至会幻想如果我能拥有这一身飞天遁地旳本事才好,可你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修行者是怎么样的吗?我,算是半个修行者,在没有人引领的情况下,摸索着练了几十年,直到五六年前才知明白所谓的功法,其实是两层意思,功靠练,法靠悟。筋骨皮肉练的再好,如果不“明道”,终究只能是一个没有境界的武夫,《道德经》在我多年的研读过程中,结合修行获得了一点有别书本上的理解,在我与朋友们分享的同时,也希望能得方家的指点。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第5章,说实在的对于这段话的解释,从古至今的各种版本加在一起,都可以出版一本超1OO万字的书了。但是,不管哪种解读,我个人以为都背离老子的原意,或者说,我们所见过的解读只是望文生意的表象,我这样说可能会遭人唾骂,如果我今天要不说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来,只怕都要遭广大网友口诛笔伐了。

首先,要解读《道德经》的真正奥义,我们不能把自己当作凡人,我所说的凡人,就是一个有着正常思维的、需要每天吃喝拉撒的普通人,也就是《道德经》说的“下士”,要读懂《道德经》,我不能平视或仰慕,是要站在云端之上向下俯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为什么要加一个“鹏之背“呢?不要这三个字似乎也便不影响文章的意境,对吧。其意义何在呢?其实,在这两句话中,庄子告诉了我们三个含义,一个就是“怒而飞”的气势;再就是鲲鹏不管有多大,飞多高,我庄子都在上面俯看。是不是有点孙悟空了逃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味道呢?而在《逍遥游》中的鲲鹏再大,也逃不过庄子的法眼去,三,庄子是一个旁观者。这就是我要说的《道德经》解读之法。

人们常说,人所处的高度和地位不一样,他的眼界也就不一样。就像人们交际的圈子,如果只读了小学,你交往的圈子大都是小学时的同学;读了中学圈子就大都限于中学;如果你是大学甚至于是研究生或者是博士毕业,你的交往中还存在小学和中学这样圈子吗?道德经开篇不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吗?不是说“天大,地大,人亦大”吗!因此,我们在读《道德经》时要敢于脑洞大开。如果结合列子和庄子读道德经,收获则会更大。

其次,我们读《道德经》要从儒家思维里面跳出来,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旁观者,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道德经》的真髓。为什么呢?因为儒家将《道德经》断章取义了。了解一点《道德经》源流的朋友应该知道,《道德经》原来的书名叫《德道经》,德在前道在后。同时大家也知道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道家就衰落了,董仲舒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大家应该知道孔子曾数次问道于老子,然而我们在读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道德经》中《德》这一部分的敦敦教言。老子的本意是让平凡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悟道的存在,而儒家却将其变成统治者统治人们的道德枷锁,这不是断章取义是什么?因此,我在此有必要给朋友提示一下,读《道德经》先读《德》后读《道》,这样去理解去解读《道德经》就容易多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三,对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解读,“不仁”和”刍狗“这两个词是重点,如果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发生了偏差,就真应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句话。”天地不仁”,我们能看到三种不同的解读:一是否定句,即天地很不仁爱,或者干脆是仁爱的反面;二是反问句,天地如果不仁爱。 三是排除句,天地无所谓仁爱。

然而,我认为这三个解读都偏离了老子的本意,生活中我们人最能体会“道味”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病,另一种就是男女交欢。也许你会说我是不是疯了,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为一个人的病痛除了患者,男女之事除了经办人,别人是无法体会得到个中”痛、快“的。“病“就如同“悟道“一样,你懂了就懂了,悟了就是悟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局外人根本感受不到,所以中医才会有“不仁“这个词——麻木不仁。我们常把道家称之为”黄老之学”,有点历史知识的朋友都知道,道是从巫分离出来,而医则更是如如此。我们常说了解事件的最好办法是把“根子“挖出来,因此,“不仁”的解读应该中医的角度去解读。麻木不仁这个成语,是从中医借用过来的。这里仁指的是感觉或知觉。而绝不能解释为“仁爱”。

刍狗:现在对“刍狗”这词解读,百分之百分都说成是:祭祀所用草扎的狗。这,这纯粹就是胡说八道嘛,我们翻开历史看一看,在老子那个年代,在祭祀天地和祖先的时候,不用人去殉葬就已经很难得了,会用草狗去敷衍天地神灵和先祖?就算是现在,逢年过节祭祀去世的先人都还要摆点酒肉,何况几千前的人呢?古人认为,祭祀是非常神圣的事情,并置有专门的机构——礼部,周朝的时候分得更具体,而且每次祭祀的事情还要录刻在甲骨或青铜器上,《周礼》也因此而名,不然孔子为什么要复礼?复的又是什么礼呢?如果真是用草扎的东西祭祀,为什么没有传下来的痕迹?牛羊猪这”三牲祭礼“一词又从何而来呢?这也是我前面什么说要跳出儒家思想的原因,因为这是仕大夫们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说给老百姓听的。你们这些个刁民有什么好怨的?为了祈求你们能过得好一点,连祭祀天地神灵和先祖祭品都用草狗代替了,难道你们不知道狗肉上不了席桌?不规规矩矩的做顺民,想造反是不是?

那么“刍狗”是什么东西呢?刍狗是一种虫,或者说是蝼蚁。你也许会问我证据呢?证据得从苏轼给改王安石诗说起,说,苏轼去拜会王安石时,他看老王在纸上写着:明月当空叫,黄狗伏花间。小苏心想老王是不是老年痴呆了?明月能叫吗?花朵能趴得了狗吗?于是就将老王的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阴“,小苏办完事在回家的路上,偶听几个小孩说到黄狗是一种虫时,才知道自已把老王的诗改错了。而且现在许多地方都还有把蛄蝼、地蚕叫做"狗"的习惯。好了闲扯淡这么多,下面我来把正文给解读出来。看着是不是通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呀是没有感知力的(对什么都麻木不仁),它高高在上,不过是把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当作蝼蚁罢了。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里的圣人,不是那些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的人。文中的圣人指是“王”,即统治阶级。在《道德经》中“王,邦、国”等字出现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因此,我才认为应当把“圣人”解读为“王“。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句话的重点在“不屈”一词,一直以来“屈“都被解释为“枯竭“,但我认为最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亏“,繁写体的“虧”。亏,气不足为亏。与月亮盈亏之意同。不亏:圆满,充实。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你感觉它是虚无的,但实际上却是圆满充实的,不去拉动风箱则罢,只要去拉动风杆不管进出,就都能感觉这种“虚中有实”的存在。

修行悟语:中国人有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不信鬼神不信天,在面对天灾和挫折的时候,还会喊出人定胜天,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言壮语,因此,道家提出了天地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的修行理论,即“天人合一”学说。而道家修行者更是认为“我即是天“,除”我”之外的一切,都是”刍狗”。

圣人。我在前面说过,文中的”圣人”应该解读为“王”,修行者认为能主宰自已的”王”,只能是自已的意识,即修行者的元神。除此之外所有可能影响到自已的色、声、意、触等感觉都是“刍狗”,都应该对其”不仁“。

橐龠。人的橐龠即肺,意指呼吸。普通人最能体会到修行者行为的就是呼吸,因为呼吸是人的本能反应,沒有人会时刻注意呼吸,所以人人都能做到”忘息”。如果一个人能把所有影响、或者干扰自已的因素像呼吸一样忘掉,那么他就可以说是一个有道行的修行者了。修行者对”刍狗”不是摒弃,也不是“不仁”而是“忘“。忘形,忘情,忘神,只有忘记一切才能入静(入定),才能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道”。才能体会“虚而不屈“。怎么去实行这目标呢?答案就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不偏不倚为”中”,即自已的真意。“守中“即守住自已的真意。借用《岳阳楼记》文中之语喻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如是也。

(在我的头条空间里,有更多的修练体会和对《道德经》的领悟,感兴趣的朋友尽可一观,若能提出不同见解,本人万分感谢!)

有朋友在评论区留言,问多言数穷怎么解读,我本来已经回复了,但又怕其他朋友没看到,就重新编辑发出来。

多言数穷:说了很多的话(或理由)数(这里应该读shǔ音)罗列,穷:穷尽。这是一个倒装句。解读:说再多的话,罗列再多理由(有什么用?),还不如守自已的真意。

这句的含义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意思差不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