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出浴(贵妃出浴的大唐气象)

唐玄宗与杨贵妃,无疑是我们都熟悉的历史人物。白居易《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这两句,则让“贵妃出浴”成了传统文化中最著名的形象之一。不过因为诗歌体裁的限制,诗人没有交代“华清赐浴”的前因后果,所以可能很多读者不太明白这件事的具体背景。

贵妃出浴(贵妃出浴的大唐气象)

“华清池”,意思是指华清宫内的温泉浴池,而华清宫则是修筑在骊山的富丽行宫。每年一入阴历十月,唐玄宗就会率着杨贵妃等人转移到骊山的这一处行宫,待第二年开春天气转暖才重回长安。如果对清代有兴趣就会知道,清代皇帝与后妃每年都到圆明园避暑,快入冬时才会回到紫禁城过冬,到慈禧太后时,则是改到颐和园度过夏天。唐玄宗正好相反,春夏秋三季在长安的皇宫中生活,却到骊山华清宫过冬,大概是因为华清宫这里地出温泉,冬大比其他地方更为温暖,当然可以洗温泉浴是最重要的原凶。

随着天子与贵妃,固然要有一大群宫人也来到这里,另外,王公外戚文武百官当中的受宠分子都会蒙恩陪驾,等于是一个精简化的小朝廷被整个挪来。这么多的人都要在骊山过冬,于是乎,当时的显要人物纷纷在骊山脚下建起了各自的“别馆”,这使得山簏一带雕阁相望,华宇连绵,与半山上的皇家宫苑一同彰耀着盛唐的壮阔与浮华。

《明皇杂录》《津阳门诗》等作品中都有关于华清宫内浴池具体形制的描述。尤为重要的是,直到北宋的时候,华清宫昔日重要建筑的残基依然约略留存,相关记录保留在宋人钱易《南部新书》中,这实在是珍贵异常的资料。

据《南部新书》记录,在华清宫的宫垣之内,共有八九处温泉眼。唐玄宗与杨贵妃各自占用位于最高处的两个泉眼,在其上筑就为这二人独享的浴殿。唐玄宗的专用浴殿称为“御汤”,其内的浴池长宽均达数丈之广。杨贵妃的浴殿位于御汤的西北侧,在面积上比御汤稍小,名曰“妃子汤”,也叫莲花汤。

贵妃出浴(贵妃出浴的大唐气象)

这两所至尊级别的浴殿在装饰风格上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洁白”。浴池的内外全部以莹澈如玉的白石铺砌,池的四周为一圈白石铺成的平台,每一边都设有白石的台阶,一级级地逐渐降入池水,这样,唐玄宗或贵妃入浴的时候,就可以带着随侍宫人顺着台阶从容走到池内。池面上横架着浮雕精美的白石梁,大约是为放置物品而设,浴池的内里更是玉一般的白石壁,玉一般的白石底,但是镌满鱼龙花鸟的浮雕纹饰,千变万化,难以名状,一旦弛水漾动,满池的鱼纹花影也随看水波轻轻动荡起来,像是有了生命,正在水底潜游。

池内的喷水设备极富美感:御汤的池中部,立有两根白石柱,毎根柱的顶部托起一只雕成莲花形的白石盆,热泉不断从盆中心涌出,再由莲瓣式的盆缘泻下,为浴池提供着地温热水。

贵妃出浴(贵妃出浴的大唐气象)

莲花汤的出水方法与御汤不同,乃是设在浴池的一侧,由四只莲花形石盆形成出水口,其中两只用白石做成,两只用红石做成。这一红一白相间的四只莲盆嵌入在白石的池底上,也就是说,石盆的边缘与池的底面齐平。因此,在妃子汤,热泉水是从池底不断涌出,在水深处形成汩汩的暗流。

杨玉环与李隆基两人的浴殿居然莹洁如雪,可见二人格调不俗。然而更妙的是,据《旧唐书.郑朗传》记载,风流天子与他的爱妃拥有一套独一无二的“情侣装”,这是两件饰有金色鸟纹的彩锦袍,被他二人作为入浴前、出浴后的“浴袍”穿在身上。散发着芳香的身体披裹一袭金辉闪烁的锦袍,在如雪如玉的背景前,被众多宫女环绕着殷勤服侍,此时此刻,娇如海棠的贵妃与她的君上俨然仙境中的天人。

当时,皇帝“赐浴”的对象绝不只是杨贵妃一人,还包括身份不一的各色随驾人众。像安禄山特别受宠,唐玄宗不仅专为他修了一座新汤池,而且,随安禄山一起来骊山的、他手下的胡族将领们也都会领受到“赐浴”之恩。看起来,在华清赐浴一事上,唐朝天子绝对的君恩浩荡,让大家集体泡温泉,一齐开心。为此,在“御汤”“妃子汤”之外,还建有几十间(一种说法是只有十六间)各自独立的大型浴堂,叫“长汤池”或“长汤屋”。这些室内浴池有些建在后宫的范围内,供宫女们使用;有些分布在外廷,供外戚王公文武大臣使用。想来,如此众多的浴池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使用十象,沿山势次第分布,其位置规划一定蛮复杂的,势必分为几组错落分布的建筑群。

贵妃出浴(贵妃出浴的大唐气象)

在御汤以及妃子汤各自占用一处泉眼之外,其余几处泉眼便是为这些长汤池供水,为此,工匠们用石凿的水管串连成复杂的输水系统。这些石水管埋在地下,形成沿山势而向下蜿蜒的暗渠,一处处温泉水分别汇入不同的石水管,通过这一昭渠输水系统由高向低迤逦奔流,前往各所汤池。也就是说,华清池多达几十间的洗浴场所完全依靠埋在地下的石“暗渠”来供水与排水。《津阳门诗》咏道:

暖山度腊东风微,宫娃赐浴长汤池。

刻成玉莲喷香液,溯回烟浪深逶迤。

大概,由于泉眼位于山势较高之处,借助水压的作用,各个汤池里才能形成温泉由石莲花中不断喷涌的奇观吧。最妙的是,这些石莲花的高度也是刻意计算好的,当池水灌满的时候,水面就会恰好与莲花的表面齐平,在这样的情况下,莲花的喷水在池水的表面所形成的是细巧、急密的微涡与涟漪,汩汨不断,也就是所谓“溯回烟浪深逶迤”意欲呈现的景象。

按照《明皇杂录》等书的记述,与李、杨二人浴殿的风格相反,供臣下泡温泉的浴池反而装饰绚丽,极尽镂金错彩之能事。这些浴池全部以带有天然花纹的玛瑙石砌面,也是在池中树有白石莲花喷水盆,喷涌出温泉水。另外,池水中还立有装饰假山,一种假山是把半透明天蓝色玻璃块堆粘成山峦的形状,放置在浴池当中,让玻璃的蓝色与荡动的明波互相折映;还有一种假山则是用贵重的天然沉香块或檀香块堆粘而成,浸在荡漾的清水里,会向蒸腾的、湿热的空气中吐放幽香。此外尚有带银饰的漆制小船、白香木制的小船,它们立在柱杆头,安插在水中,看上去仿佛这些小船就漂浮弛面上一般,桨橹均以珠玉装点。这类工艺品般的小船摆设,想来是用于放置洗浴用品之用。

赐浴于宫女或臣下的温泉浴池采用玛瑙石砌面,装饰华丽,与之对照,唐玄宗专享的“御汤”池及杨贵妃的“妃子汤”却里外色镶砌白石,雪一样的不染纤尘,这是何等出人意料的对比啊!不难察觉,华清宫的浴池装修颇富异域色彩,与中亚、西亚甚至古罗马的浴池有相近的风貌。近代考古学者在骊山成功发掘出“莲花汤”“海棠汤”的遗址,均为石材铺砌、边设台阶,显示唐代华清宫内的浴池形制大体统一,《南部新书》等文献所记颇为可靠。所以,今人在吟味“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性感诗句、想象千百年前水汽蒸腾中的玉体的时候,也许不妨拿伊丽莎白.泰勒在电影《埃及艳后》里的奢华洗浴场面作为参考。

贵妃出浴(贵妃出浴的大唐气象)

遗憾的是,史料没有留下关于这些汤池的建筑外观、内部装修方面的资料,也无从知道其中的取暖方式是否有特殊之处。根据唐代的普遍情况来看,可以推想,池馆之内会沿墙悬挂一层甚至双层的华丽丝幕来保温,还会张设帷帐以隔绝寒气。至于起芳香空气作用的各式香炉则肯定不会缺席,静静喷吐着袅袅如丝的芬霭。唐朝天子非常具有“好人做到底,送佛送上天”的气质,不仅要把骊山的浴池赐给宠臣们,让他们享受寒冬泡温泉的快乐,而且,賜浴的时候,还一并颁发洗浴用品以及浴后的护肤美容品。不要以为事吉人洗温泉只是就着热水泡一泡而已啊,当时的卫生和保养用品也都很有门道呢!就拿其中最重要的澡豆来说,其作用相当于后世的肥皂,洗澡时就靠它来为身体除垢,因此,具有去油污性能的豆面和猪胰是其主料。然而,高档的澡豆在豆面、猪胰之外,还要掺加各种美容护肤的中药,另外更要兑入多种香料以生香。所有这些配料都被研磨成细粉,混合在一起,洗浴的时候,则将这些散着淡淡香气的粉末盛放在金、银或玻璃的小碗中,供人取用﹣当年,“御汤”的白石横梁上、“长汤池”中的小船上,摆放的正是如此讲究的洗浴用品,供唐朝的贵族们享用。

华清宫连同其温泉浴池早就烟灭于时光中,后人只能通过文献记录领略那一等的华丽。然而,这一份记忆始终值得持有,因为它所映现的,是大唐盛世在烟花般消逝之前的堂皇气象。

此文摘自孟晖《美人图》,此书从古物和生活的关系着眼,从日常细节之处,体悟古人对美的仪式感的追求,唤起大家对古典之美的重新想象。#任嘉伦《美人暮白首》2.28优酷首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