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河边无定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能否解析一下“可怜无定河边骨”这句诗?)

用户 莫道疏狂 的回答

导语:“可怜无定河边骨”一句出自晚唐陈陶所作的《陇西行》,是本诗的颈联。陈陶本人籍籍无名,在《全唐诗》中所占篇幅很少,传世的诗作并不多,在诗歌盛世诗人遍地的唐朝并不出众。但本诗实属佳作,尤其是“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句,以其充沛的情感和独具匠心的描写,至今传唱不衰,可以说是普通诗人写名句的代表之一。

《陇西行》全诗如下: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要解析“可怜河边无定骨”一句,必须结合全诗,重点是尾联一起进行分析,我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与大家一起探讨。

可怜河边无定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能否解析一下“可怜无定河边骨”这句诗?)

1.《陇西行》的写作背景及全诗的具体内容

2.写作手法及尾二句的解析

3.从《陇西行》看晚唐边塞诗的特点

一、在《陇西行》中,诗人陈陶用笔墨勾勒了一场悲壮的边塞战争,用词简单直白,从叙事到抒情毫无修饰,却直入人心

陈陶所作的《陇西行》出自乐府的《相和歌·瑟调曲》,属于旧题。诗名中的陇西,指的是现在甘肃以及宁夏境内陇山以西的地区,东汉时“得陇望蜀”中的陇也是这个地区。

可怜河边无定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能否解析一下“可怜无定河边骨”这句诗?)

全诗其实只有一个画面,即“可怜河边无定骨”,其余三句均围绕此句展开,我们先来看一下《陇西行》的内容。

唐朝的边塞军奋不顾身,誓死杀敌,五千英勇的将士全都在与敌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在无定河边,只剩下了累累的边军尸骨,在家乡思念将士的妻子儿女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战死,在梦中还在渴望着和他们重逢相聚。

可怜河边无定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能否解析一下“可怜无定河边骨”这句诗?)

诗中的匈奴并非秦汉时期的匈奴,指唐朝时期与唐军作战的陇西地区部族。

貂锦是汉朝时羽林军的装束,这里用服饰来代表唐军的精锐和英勇善战,有诗人赞美的成分在内。

无定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北部,在诗中指战场地点。

春闺,古时一般用来形容十五六岁可以出嫁的女子的闺房,在本诗中则用来形容战死将士的妻子,在清朝孙洙注解的《唐诗三百首》中,将春闺解释为少妇,也是符合语境的。

可怜河边无定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能否解析一下“可怜无定河边骨”这句诗?)

以上是我对《陇西行》内容的简要理解,接下来,我们重点对本诗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进行分析。

二、《陇西行》首二句叙事,平淡无奇。尾二句抒情,立意寻常但手法拔群,极富感染力,从水准上来看,与首二句不在一个档次,故后人多诵读尾二句,对首联颔联甚至全诗都知之甚少。

如同上文所说,《陇西行》的首联颔联在于叙事,存在的意义只是为颈联尾联做铺垫和解释。客观的说,“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一句并无出奇的地方,历代诗评都对这两句评价不高,我的观点也是如此。

但这两句并非如何不佳,只是太过普通,并且与尾二联相比差距明显。我举两个描写此类场景的例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出塞》

以上几句可能与陈陶的《陇西行》在相应场景上略有区别,但我们可以看到,与李贺、王昌龄乃至岑参、李白等著名诗人相比,陈陶的缺点是明显的,他并无化腐朽为神奇的笔力,这也就造成了我们常说的一种情况,像陈陶这类诗人,往往有“名句”而无“名篇”。

可怜河边无定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能否解析一下“可怜无定河边骨”这句诗?)

在两句平平无奇的句子后,诗人灵光乍现,于是与前句截然不同、几如天授的佳句出现了。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句诗用的是对比手法,要说手法本身没什么特殊之处,每一个懂格律的诗人都能随便来上两句。但这句诗优秀就优秀在两相对比的内容极有感染力和震撼性。

首先,诗人用了一个直白的“骨”字,并且是在“无定河边”,这种对场景的描写,让每一个仔细品读本诗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那种悲惨的战争景象,句首的“可怜”更是渲染了这种情绪。但本句并非《陇西行》最为出彩的地方,接下来的这句才是诗人的重头戏。

可怜河边无定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能否解析一下“可怜无定河边骨”这句诗?)

“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并没有直接对战死将士家人的悲伤情绪进行描写,而是用妻子的思念来反衬“河边骨”的悲惨。如果我们知道结局,虽然悲伤但知晓已有的结果;而悲剧已经来临,我们仍然对美好怀着热烈的期待,这该是何等的悲剧啊。

诗人描写的“河边骨”和“梦里人”的对比就是如此,将士已经战死,而妻子还在盼望着夫婿归来,这种没有结果的等待给人以更大的心灵震撼。

这种一变再变、跌宕起伏的描写,比起直抒胸臆更引人瞩目,让每一个读到本诗的人都不禁为春闺的梦里人一洒同情之泪。

陈陶的《陇西行》尾二联不愧名句之称。对此,明朝大家杨慎、王世贞都有高度评价,入选语文读本实至名归。

三、唐朝作为诗歌集大成的朝代,各类体裁的诗作已经达到了巅峰,边塞诗作为其中的一顿奇葩,随着唐朝实力的增长消减绽放出了不同的光彩。

诗人陈陶生活在中晚唐时期,此时的大唐早已不复曾经的繁华鼎盛,那个四方来朝强大王国衰败迹象愈发明显,国力的衰弱使边境争端从优势转化为了劣势,边塞诗也从盛唐的雄浑大气转变为凄凉悲怆,《陇西行》正是如此。

可怜河边无定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能否解析一下“可怜无定河边骨”这句诗?)

我们如今说起边塞诗和边塞诗人,往往都是初唐和盛唐时期,其中又以骆宾王、王昌龄、岑参、李贺、王维、高适、王之涣等人著作最多,名气最大。相比盛唐,晚唐时期边塞诗人并无著名代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体裁反而更为丰富了。

这时的边塞诗,多为追忆盛唐盛世和对当时不复强盛现实的哀叹,这种变化是诗人们的情怀,其根源在于他们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时期的,他们的爱国情怀并不能挽回衰败的国家形势,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剧烈矛盾,让诗人们产生了具备时代特征的苦闷。

可怜河边无定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能否解析一下“可怜无定河边骨”这句诗?)

在中晚唐的边塞诗中,诗人们再难将目光放在边塞的雄壮景色和胜敌欢愉上,对于日益严峻的边塞问题,看着逐步缩小的国土面积和渐渐强大的四周部族,诗人们将重点放在了说理和议论上,通过边塞诗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对时政的意见建议。

再有,晚唐的边塞诗对于咏史倾注了更大的心力。盛唐的诗人们往往以强汉自比,晚唐的诗人则变为向往汉朝和盛唐,他们由对以往边功的怀念,加深了对当时腐朽政治和边患的批评,这些地方,都是晚唐边塞诗中较为明显的特点。

结语:陈陶的《陇西行》作为典型的晚唐边塞诗,其内容和情感都是真挚而写实的。诗人以其极具特色的手法和跌宕起伏的转折,令人倍感震撼和悲伤。所以说,《陇西行》不是名篇,但有名句,这也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流传至今的根本原因。

我是爱读书的莫道疏狂,感谢评论点赞,欢迎关注。

用户 金兆鑫 的回答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征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用户 大武汉么诗多 的回答

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四首·其二》写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意思是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

该诗句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

想到武汉疫情,也可引用,为那些逝去的英雄和亲人作个告慰,在这个特殊的清明节期,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伤回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