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太极拳和张三丰没有关系,对此你怎么看?

这个从渊源传承来看很简单,一般的普通人如何有道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只能从道家来。是不是张三丰不能确定,但是从道家应该毫无疑义。太极拳到处体现了道家的思想理念,其他的就不用强辩了。

热心网友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表达一个观点。如果没有张三丰,就没有内家拳,没有内家拳,太极拳也就无从谈起,中华武林就像阴阳鱼图,少了一半,是残缺的,不圆满的。接下来,根据题主的三个方面从后往前一一回答。

一、如果说太极拳技法呈现完美科学,那就意味着这不可能是某人某地单独完成。而是一个渐进式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众家之长逐步融合、共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

A、第一、张三丰既精少林,复从而翻之,创造了内家拳,开武当一派。同时吸纳老子以降,太极阴阳之理,道家养生之法融汇贯通。明确说,此为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做技艺之末。也就是说,张三丰第一次明确了太极拳的功能定位、内容基因和发展方向

B、第二、戚继光综合各家拳法,择其善者创编拳经三十二式,成了今日太极拳主体框架

C、第三杨露禅打遍京城,叫响太极拳,引民间热潮。

不难看出,在太极拳发展的时间长河上仁人志士不计其数,因而浸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几个关键节节点上,几个关键人物的出现使太极拳跨越式的发展并趋于完善。毋庸置疑,张三丰就像鲁班之于建筑业,他就是太极拳的图腾人物。

有人说太极拳和张三丰没有关系,对此你怎么看?

二、关于太极拳出现的原生环境。只要理解张三丰对太极拳的定位,就不难解释了。题主仅抓住军事训练,有失偏颇。冷兵器时代,不仅是战争,人们还要面临盗贼、土匪、甚至豺狼虎豹等自然界动物的侵袭。尤其是道士,深山修炼,自来自往,没有防身技击之术,怎么生存?这就要求道士能“禁刀兵、驱虎豹、避蛇蝎、攀高山、涉恶水、散毒瘴”所以道士都是杂家,不仅身手了得,而且有独门法术。也正是道士追求长生不老,将阴阳之理、经络之学、吐纳之法、导引之术用之于技击,才会发展出太极拳。张三丰一生云游四海,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各地都有他神奇的传说,过去太极拳可能仅在道门内传播,因为张三丰的云游,恰恰为太极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三、说张三丰著作无一语涉及太极拳,进而就说太极拳和张三丰没关系。只能说出此言者一叶障目鼠目寸光,完全不懂太极拳。简单地说,如果能读懂张三丰全集,你再去练太极拳,事半功倍。阴阳之理、经络之学、吐纳之法、导引之术都隐藏在他的著作里,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打住。

有人说太极拳和张三丰没有关系,对此你怎么看?

一句话,张三丰是内家拳和太极拳集大成者,承前启后。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可评论区互相交流。喜欢,不喜欢都可关注太极称道。我是武当太极爱好者,愿与您分享更多太极精彩!

热心网友回答

太极拳分家支流众多,然而无论最早的陈式太极拳,还是著名的杨氏太极拳,以及其他吴氏、孙氏、武氏诸家,他们皆公认活跃在宋末、经历元朝,一直到明初的著名道人张三丰,是太极拳的祖师爷。

太极拳祖师:张三丰

有人说太极拳和张三丰没有关系,对此你怎么看?张三丰据说是龙虎山张天师后裔,生于南宋淳佑七年(1247年),卒于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活了212岁。传说他身材魁伟,大耳圆目,相貌甚奇,不修边幅,衣着邋遢,因此又被称“张邋遢”。他在武当山广收门徒,授以道学和武技,到了明朝永乐年间,年逾150岁以上,依旧精神抖擞,举止等若壮年。

因此,明成祖朱棣将张三丰奉为神仙,多次派遣高官相召,欲求长生不老之术,并以「若遇真仙张有道,为言伫俟长相思」一诗赠之,表达自己的渴慕之情。

而张三丰始终避而不见,出游天下,遍历山野,最后仅留「臣居草莽原无用,帝问刍荛若有情。敢把微言劳圣听,澄心寡欲是长生。」(《答永乐皇帝并书》)一诗回赠。

求仙不得的朱棣,耗费上百万资财,组织三十万民夫,在武当山大修土木,为张三丰修建了九宫九观、七十二岩庙、三十六座庵堂。此后,明朝历任皇帝对张三丰的崇敬始终不减。

明成祖:朱棣

有人说太极拳和张三丰没有关系,对此你怎么看?明英宗朱祁镇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加封张三丰“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加封张三丰为“清虚元妙真君”;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加封张三丰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历史上的张三丰精通拳术,曾单人独战数百贼寇,赤手空拳击杀百余人,余皆逃散。(【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 )他创立了「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辨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的内家拳拳理。

明末的陈王廷(1600年—1680年)集长拳大洪拳红拳等技法,以张三丰的内家拳理引导,创立了太极拳的固定拳法套路,也就是所谓“陈式太极拳”,奉张三丰为祖师。因此,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创立太极拳的说法,并非作家虚构,而是对真实历史的演绎。

清朝建立后,陈氏太极高手不愿与之合作,隐居豫北温县陈家沟,父子兄弟传承武计,避世数百年。直到1825年,一代宗师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前后历时18年,拜师陈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学成太极拳独得之秘。

《太极宗师》杨露禅(剧中名:杨昱乾)

有人说太极拳和张三丰没有关系,对此你怎么看?杨露禅回到家乡直隶广平府后,广授门徒,将太极拳事业深入推广,发扬光大,开创杨氏太极拳一派。后来的太极拳五大主要流派:陈、杨、武、孙、吴。除了陈王廷的陈派,杨露禅的杨派外,武禹襄向杨露禅学拳,又得赵堡太极拳传人陈清平的真传,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李瑞东向杨禄禅学太极拳,创造了“李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亦出于杨露禅的弟子全佑。

所以当时武林中人有「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的句子,以记述此事。

金庸先生之武侠小说,和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武术一直密切相关。新派武侠小说诞生的大事件,便是1954年1月17日,南下旅居香港的吴氏太极拳宗师吴公仪,在澳门迎战白鹤拳派掌门陈克夫,此战后来被称为“澳门龙虎斗”。

这场公开比武观者甚众,轰动一时,当时香港澳门的多加报刊也大肆渲染。《新晚报》总编辑罗孚因此向朋友紧急约稿,在比武之后的第三天,陈文统先生就以“梁羽生”为笔名,创作了他的处女作《龙虎斗京华》,在该报连载发表,大受欢迎。不久后,受其影响,罗孚和梁羽生的朋友查良镛,也以“金庸”为笔名,开始了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的创作。

金庸(年轻)

有人说太极拳和张三丰没有关系,对此你怎么看?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实世界的太极拳,也可以说是今天脍炙人口的众多新派武侠小说,包括其最杰出代表,金庸作品的催生剂之一。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等武侠小说中,将太极拳的源起和来龙去脉演绎,使太极祖师张三丰及其七大弟子”武当七侠“的形象深入人心,也是对真实国术界的反哺和推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