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说李广难封

没有关系,进不了那个圈子,就如空军某个时期张连长,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和国防大都读过,军事理论和素质一流,关系不硬永远在正连踏步

热心网友回答

好的,我来回答!

王勃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说李广难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汉代飞将军李广征战一生,匈奴都躲着他,其威名远扬。

由于名气太大,唐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认李广为他们的先祖。

题主所问的这句话,最早出自于唐代大才子王勃的《滕王阁序》: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大意是:唉,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纵有抱负,可还是很快容衰老,李广所向无敌,却依旧难得封侯啊!

王勃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说李广难封

 

那么,王勃为何会发出如此感慨呢?

一 冯唐易老

汉文帝时,代郡人冯唐以孝悌而闻名,被召入朝中任官,拜为中郎署,侍奉汉文帝。

当时还没有实行科举制,想当官,都是靠推荐或世袭。寒门子弟,只能靠察举和征辟出人头地。朝廷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主要是通过地方官推荐。

冯唐担任的郎官,是汉代的初级官吏,职责是担任皇宫侍卫,一般都是年轻的后生。可是,冯唐作郎官时,由于入职比较晚,已经是头发花白了。

有一天,文帝遇到了正在站岗的冯唐,见他这么大岁数还干这行,就心生怜悯,问他道:

“您这么大岁数,怎么还在做郎官?哪里人?”

冯唐跪下禀道,他是代郡人,被举荐得晚,任职才不久。

众所周知,汉文帝曾经做过代王,在吕氏之乱被平息后才被接到长安即位的。听到冯唐是代郡人,顿时热乎起来,就和他聊了起来:

“我在代郡时,听说赵将李齐很有才能,您知道这个人吗?”

冯唐张口就来:“他可比不上赵国的廉颇、李牧。”

汉文帝好奇,觉得这个老者不凡,就又跟他聊了一阵子,兴奋地说:“我如若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难道还忧虑匈奴吗?”

没想到,冯唐立马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说:“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

这让文帝很不高兴,回到宫里还觉得窝火,吃不下饭,又睡不着觉,干脆又把冯唐叫来,问:“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

冯唐向文帝解释了一阵子,说他不知道放权,还关押了犯小错的魏尚将军,让前方将领左右为难。然后,他又指出了当时的一些弊端,让文帝豁然开朗。文帝一高兴,任冯唐为车骑都尉,辅佐前方战事。

汉景帝即位后,由于冯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罢官,直到汉武帝即位,匈奴又来侵犯边疆,汉武帝又广征贤良,有人推举冯唐。可是这时候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不能率兵攻打匈奴了。

因此,后来人们就用“冯唐易老”这个词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也有怀才不遇之意。

王勃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说李广难封

 

二 李广难封

李广出身名门,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在汉文帝时就从军击败匈奴,因功封为中郎。他身材高大,手臂修长,擅长骑射,打起仗来行踪飘乎不定,行动敏捷,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文帝非常赏识他,对他说过这样的话:

“只可惜你没赶上高祖的时代,否则的话,封个万户侯那还在话下吗!”

从这件事来看,皇帝还是很看重他的。而从李广本人来说,他也是很在乎这个封侯的,不止一次和身边的将领聊过这事。

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为抵抗匈奴立下了不朽战功。

可直到武帝即位,只是召他为未央宫卫尉,却一直未能封侯。而他手下的徒子徒孙们,早就封侯拜相了,这是为什么呢?

王勃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说李广难封

 

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勇无谋

李广是天生的将军料子,他孔武有力,无论是骑射还是拼刀剑,都令敌人闻风丧胆。

但是,他跟匈奴人打仗时,只顾着冲锋陷阵,却完全不知道自保,实非大将之材。对此,他手下的一个将军曾对景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意思是说,李广确实很有才能,可是每次都当拼命三郎,时间长了恐怕命不久矣!

景帝很爱惜他,也担心皇上李广被匈奴所杀,就让李广做了地方官,不再让他带兵打仗。

事实上,李广自以为天下无敌,从心底里蔑视匈奴人,每次都是身先士卒,拚了命痛击匈奴。但李广除了力战外,不懂战略部署,只是以勇猛胜人,并且向来对匈奴也很轻视,所以早晚会吃大亏。

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

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介武夫,让他指挥千军万马,绝对会误大事。无视自负非常轻敌。

在李广出雁门击匈奴那次战争中,匈奴在兵力上占优,可李广还是硬拚,结果被捉。从这一点,也说明李广不善谋略,只会凭匹夫之勇打仗。

王勃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说李广难封

 

2 ,心胸狭窄

李广设计逃走后,因兵败被判死刑,后来花钱赎去死罪,贬为庶人。

他在回霸陵亭时,由于天色已晚,城门早关上了。李广大声叫门,守卒不给他开门,他气得大骂,说自己是前任将军,对方见他被贬,分别是狗眼看人低。

霸陵亭尉呵斥道:“今将军不得夜行,何况你是前将军!”

李广气乎乎地走了,从此就跟这个官员记上了仇。

李广后来又被启用,封为右北平太守,他就开始了报复。他利用权力,把霸陵亭尉召至自己的军中,亲手斩了他。

李广心胸之狭窄,由此可见一斑!

心中容不得对自己有意见的人。他心里竟容不下一个小小的霸陵亭尉,并且人家还是公事公办,并没有刻意难为他,可见李广气量狭小,不足以成大事。

王勃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说李广难封

 

3,目光短浅

在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时,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吴楚联军,立下战功。这时梁王刘武找上李广,私授他一枚将军印,李广不知其中凶险,竟然接受了。

刘武是汉景帝的弟弟,当时全天下人都看出来了,他很想做皇帝,跟他走太近乎,会能有好吗?换作其他的将军,躲他唯恐不及,绝对不会接受他私自授予的将军印。

可李广却没能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以为自己战功卓越,梁王授给将军印是天经地义之事。

非但如此,回到京城之后,他还拿着梁王赠的印到处炫耀,结果触怒景帝。这次平叛,别的将军都是封官进爵,可只有李广没有受到任何赏赐。

可能是汉景帝认为:你不是乐于接受刘武的赏赐吗?那好,以后就让他封你为侯行了!

景帝还算好脾气,若换作汉武帝或者是高祖刘邦,别说封侯,恐怕李广的脑袋就难保了。

王勃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说李广难封

 

4,手段凶残

到了晚年的时候,李广眼望着他的战友和后辈一个个都封侯了,怎么也琢磨不透:皇帝是把自己忘了吗?

他找到当时的著名星相家王朔,问他道:“自从汉朝北击匈奴以来,我每战必经,可别人都封侯位列三公,我却没有封侯,难道我命中注定?”

王朔反问:“这么多年来,你有没有做什么亏心事?”

李广想了一阵子,说:“如果有,也就是我曾经杀过已经投降的八百人。”

王朔占点头道说:“这就是个了,祸莫大于杀已降,这就是将军之所以不得封侯的原因。”

古代有“杀降不祥”一说,对已经缴械投降的敌人,向来不杀死他们,认为那样不道义。何况李广又杀了800人,因此星相家认为李广必遭报应。

三代之后,李广家就衰败下去,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王勃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说李广难封

 

五,功绩欠缺

李广性格上的缺陷,造成他运筹帷幄的大战略能力以及大局意识不足。在小规模战斗上,他表现出来的勇猛以及处变不惊的大将气度,这些能使李广扬名百世。

然而,在大型战役中,李广总是屡战屡败,没有大的战绩可言,因此李广至死难封。

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远征匈奴本部,李广几次请求随行,汉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没有答应,后来经不起李广请求,同意他出任前将军。

卫青认为李广岁数大了,体力和精力都不足,让他从侧路袭击。但李广急于立功封侯,数次请战当先锋,卫青考虑再三,认为他在急于求胜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失误,就很理智地拒绝了李广的请战请求。

但就是让李广从侧路进攻,李广也没有顺利完成任务,他带领队伍迷了路,没有及时和卫青主力部队会合,以至让单于逃跑。

卫青责怪了李广几句,李广顿时感到一阵悲哀,对他的部下说:

“我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

于是就拔刀自刎,军中将士都为之痛哭。

最终,李广失去了最后一次封侯的机会。

王勃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说李广难封

 

后记

史学家吕蒙正说: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不可否认,李广很忠诚爱国,个人能力也很强,有“杀虎之威”,匈奴都称呼他为“飞将军”。有李广守的地方,他们都不敢入侵。

但性格上的缺陷以及指挥千军万马的能力欠缺,让他始终难于封侯。

李广的儿子李敢,后来代李广为郎中令。因怀恨父亲之死而击伤大将军卫青,但卫青没有声张。后李敢到甘泉宫狩猎时,被骠骑将军霍去病射杀。

李广的孙子李陵,也是一位抗击匈奴的名将,最后一次和匈奴连战八日,李陵弹尽粮绝而救兵不到,他认为“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结果,汉武帝听说了之后,把李陵全家诛杀。司马迁因为替他说了句好话,也被施以宫刑。

自此之后,李氏彻底衰败。

李广尽管没有封侯,但他抗击匈奴、保家卫国功不可没,在民间口碑极好。司马迁评价他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到了唐代,李广名列“武庙六十四将”之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王勃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说李广难封

 

个人见解,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谢谢!

热心网友回答

李广其实还是有封候的机会的。在平灭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勇冠三军,夺了吴楚军的军旗。在古代战争中,能夺得敌军的军旗是很大的功劳,李广因此有封侯的机会。但李广却接受了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的封赏,犯了汉景帝的大忌,因此没有被封侯。

李广在年轻时经历汉文帝,汉景帝两朝。在与匈奴作战时,主要采取的是防御战。虽然李广的军功很多,但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因此不能封候。到了汉武帝朝,大汉国力强盛,改变了对匈奴的作战策略,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而此时的李广已垂垂老矣,不能像卫青、霍去病一样,长途奔袭,在运动中歼敌。

在李广参加的最后一次战争中,由于汉武帝认为李广运气不好,命令卫青,在最后时刻调走李广,李广失去了直面匈奴单于的机会,也彻底失去了封侯的机会。最后又迷失道路,失去战机,最后自尽而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