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上坟有什么讲究吗(南北方冬至习俗差异)

2021年12月21日是冬至,每年到了这个时节,我国南方地区就会进入繁忙的“祭扫季”。

冬至又到了,你去扫墓了吗?

以上海市为例,据预计今年12月1-21日,将有约194万人次、34万车次赴市内54家经营性公墓(骨灰堂)进行祭扫,人流、车流量较去年均略有增加。其中12月21日正冬至日的人流、车流量将分别达56.9万人次、9.7万车次。届时通往各大墓园的道路交通将出现严重拥堵。

冬至又到了,你去扫墓了吗?

、南北方习俗差异

由于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白昼变长,黑夜变短,预示着新生,所以在古代,人们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

在四时八节当中(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立春岁节。

在我国南方,有冬至祭祖、扫墓、宴饮的习俗。

而在我国北方,家家户户都会在冬至吃饺子。 民谚有云:“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冬至又到了,你去扫墓了吗?

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二、冬至祭扫习俗由来

按《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司巫/神仕》记载:“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犹鬼、神、示之居,辨其各物。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

意思是说,凡担任神官的巫师,掌管依据日、月、星三辰的法术,来绘制鬼魂、天神和地神在天上方位(的图像),并辨别出它们的名讳和类别。在冬至那天招致天神和鬼魂,在夏至那天招致地神和鬼魂,举行祭祀活动来消除国家的荒灾,使百姓免遭疫病侵害。

由此可见,早在周代,就已经有冬至日祭祀鬼神的习俗了。后世逐渐演变成冬至日祭祖的习俗文化。

墓祀是一种在坟墓前进行的祭祀祖先活动,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扫墓,在战国以前是天子诸侯、皇室贵族专享的祭祀方式。战国礼崩乐坏,慢慢地民间也可以进行类似的祭祀活动。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写道:“古礼庙祭,今俗墓祀。”这应该是关于民间扫墓最早的记载。

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陵祭》和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陵寝之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会在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分别举行大型祭祀活动。

冬至又到了,你去扫墓了吗?

明孝陵

南宋孟元老也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可见冬至祭祖的习俗在当时的皇家和民间均十分盛行。

冬至祭祖,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文化内涵,是宣扬不忘根本、知恩报恩的孝道精神。《孝经》上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冬至又到了,你去扫墓了吗?

文明祭扫,人人有责

近些年,为保护生态环境、树立文明新风,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政府提倡文明祭祀。正值冬至祭扫高峰,小编也在此郑重倡议,请各位朋友自觉遵守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相关规定,摒弃烧纸钱、撒冥币的祭祀陋习,巩固“禁燃禁放”工作成效;同时祭扫过程中也不要疏忽疫情防护,佩戴好口罩、勤洗手,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

让我们在祭祖的过程中,重温先人生前的艰辛和不易、品味先人的谆谆教诲,感念先人,遥想过去,祈愿未来,幸福永远,感受美好的怀念和祝福。

冬至又到了,你去扫墓了吗?

祭祖,不仅仅是不忘根本的体现,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0)

相关推荐